近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特聘研究员李喜青教授应邀到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指导工作,李喜青教授研究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毒品的污水流行病学研究,通过测定污水处理厂未经处理的污水中毒品原药或其代谢物的浓度水平反算该地区毒品的用量。目前,他的研究团队已经开发出了前处理后一次进样完成多种毒品检测的成熟技术。
在李喜青教授的指导帮助下,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临床药理研究部申报了生活污水毒品滥用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课题,得到了云南省级防治艾滋病专项经费的支持。该研究拟以云南省重点城市为现场,先期对昆明市主城区全部污水厂采样,委托相关机构进行常见毒品及其代谢物的浓度检测,同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得出本区域内毒品滥用的流行情况,指导和服务于本地区的药物滥用防治工作,远期可建立以污水流行病学为基础的城市药物滥用监测机制。
4月6日,课题组召开了专家论证会,邀请了李喜青教授、昆明医科大学法学院洪仕君教授、公共卫生学院和丽梅副教授、云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傅文主任、解放军昆明总医院药学部贺建昌主任、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李建华教授等业内专家参加了研究方案论证。闻品渊所长出席了会议并发表讲话。闻所长指出,我们在工作中引用我国的毒品滥用有关数据时只有国家禁毒委每年公布的禁毒报告上的数据,药物依赖防治专业机构有必要开展一些研究工作,探索尝试采用新的技术方法来开展相关研究。从我们的专业角度得出毒品滥用流行的相关数据。会上,李喜青教授介绍了他的研究团队从城市生活污水中检测分析毒品及其代谢物浓度,推算当地毒品滥用流行情况。专家们均表示“生活污水毒品滥用流行病学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方向,该方法为我们药物滥用监测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值得探索。与会专家分别就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提了宝贵的意见。
目前,研究方案已通过了专家论证,相关研究工作正在有序进展。
附:毒品污水流行病学进展简介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受国外毒品泛滥的影响,我国的毒品滥用形势日益严峻,吸毒人数急剧增加,仅2014年新发现吸毒人员就高达48万名。参照国际上通用的吸毒人员显性与隐性比例,我国实际吸毒人数可能已超过1400万。同时,吸毒人员呈现低龄化、多元化的趋势。2014年新发现的吸毒人员中,年龄在18到35岁之间的占近70%。吸毒群体由过去的无业人员、农民、个体经营者、外出务工人员为主逐渐向企事业职工、自由职业者、演艺界人士甚至公务人员等人群扩散。毒品种类则日益多样化,合成毒品滥用群体比例首次超过海洛因滥用群体比例,在毒品市场上开始出现哌嗪类、卡西酮类等新精神活性物质。毒品的社会危害也日益严重。截至2014年底,全国在册登记吸毒人员已死亡4.9万名;全国每年因吸毒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2014年全国破获吸毒人员引发的刑事案件14.9万起,占同期刑事案件总数的12.1%。中国目前的毒品滥用形势更加迫切地要求毒品相关工作和科研人员认识、开展毒品滥用的相关研究。
然而,由于制毒、吸毒的非法性,准确掌握毒品滥用和犯罪的趋势,即吸毒人员数量、吸食毒品种类和吸食模式、制毒工厂数量的时间和空间变分布是非常困难的。传统的吸毒人数和毒品用量估算主要通过社会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在人口普查、社会调查和访问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该方法能够粗略地反映毒品滥用的情况,但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3]。首先,无法精确估算吸毒人口和毒品滥用量,因为调查得到的数据主要来自吸毒人员,而吸毒人员往往不愿意报告其吸毒的真实情况。而且在中国,只有被强制戒毒机构、自愿戒毒等机构收治的吸毒人员才会参加登记,吸毒登记人员只占吸毒人员很少的一部分,即真正的吸毒人数远大于登记吸毒人数;其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因此,该方法不能提供实时的结果,无法及时反映毒品滥用模式的变化情况。此外,大型的社会流行病学调查通常集中在繁华的都市地区,调查结果很难用于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另外,公安禁毒部门缴获的毒品量有较大的随机性,既不能准确反映一个地区毒品的滥用量,也不能反映这个地区毒品滥用量的年际变化。因此,通过传统社会流行病学调查估算吸毒人数和毒品用量的方法难以满足禁毒工作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分析技术的提高,特别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的发展,欧洲科学家基于毒品被吸食后其母体或代谢产物随尿液、粪便等进入污水处理厂这一事实,发展了一种叫做污水流行病学的方法,通过分析污水中的毒品或其代谢产物的浓度反推一个社区、城市甚至国家的毒品滥用情况。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社会流行病学调查的局限,具有准确、客观、实时等优点,已在欧洲各国、澳大利亚、北美等发达国家用于吸毒人数和毒品用量的估算,实现了初步的实用化,并被不断完善,在毒品监测方面体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环境科学界发展的污水流行病学方法为估算吸毒人口数和毒品滥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美国环保署(USEPA)的著名环境科学家Christopher Daughton于2001年首次提出,可以通过测定污水处理厂未经处理的污水中毒品原药或其代谢物的浓度水平反算该地区药物的用量[5]。因为政府药监和卫生部门每年均会对合法生产的药物进行统计记录,因此用这种方法估算某一地区合法药物用量的意义不大。然而,毒品的使用人数和使用量政府均无法准确掌握,且政府很需要这些信息来指导禁毒工作,因此,用这一方法反推毒品滥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2004年开始,意大利马里奥·内格里药物研究所的Ettore Zuccato等人首次以可卡因作为模式药物对污水流行病学方法进行了设计和应用[6],并于2005年发表研究结果;后又对欧洲几个毒品滥用比较普遍的国家(如意大利、瑞士和英国)国内几种较常见毒品的滥用量水平进行了污水流行病学估算,并将得到的结果和联合国毒品与犯罪署发布的世界毒品报告[7]中有关这三个国家毒品滥用人口分布的百分比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利用污水流行病学计算得到的毒品用量水平,与经过社会调查得出的毒品滥用人口的分布趋势基本吻合:在Milan、Lugano(瑞士)和London这三个城市中,可卡因等毒品的用量水平和这些国家各种毒品的使用人口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
上述成果于2008年发表在国际环境与健康领域的权威期刊Environment Health Perspective上, 同时详细介绍毒品的污水流行病学,引起了各国环境科学家和禁毒部门的高度重视。随后,该方法在欧洲各国、北美和澳大利亚得到广泛应用,对多种毒品同步检测的分析方法也得到逐步完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特聘研究员李喜青教授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毒品污水流行病学研究,开发出了前处理后一次进样完成多种毒品检测的成熟技术,完成了国内数十个城市的采样和检测,得到了国内的毒品污水流行病学数据。目前已有广东省部分地区与李教授团队合作,将其研究成果和技术运用于公安禁毒部门实战和禁毒工作效果评价。